他长得清逸俊秀,就像古代的书生,浑身散发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那时候,师傅经常引经据典地给她讲很多和生命有关的大课题,让她在一段感情创伤中慢慢的认识到自己。
若水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下午,当师傅第一次告诉她关于「六道轮回」和「十二因缘」,她泪流满面的情景。
若水一直很感恩小孟师傅,他像是一盏救拔她脱离苦海的明灯。
若水知道真正学佛人必然能养成良善的品德,修持内心的平静,继而生出大智慧。由于他们六根清净,因此也能轻易的看穿一个人的内心。
小孟师傅在若水看来,正是有如此修为之人。所以她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害怕接触师傅,她不想让师傅看穿她,她怕自己会让他失望,更怕师傅对她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。
然而若水心里也清楚,以小孟师傅的修养,即使他看穿了她也从不道破,他对她一直很慈悲,很宽容。
尽管如此,若水这一天来到《延香》,还是在门口徘徊了好一会才有勇气推门而入。
师傅看见她来了,并不感到诧异。他露出一贯和气的笑容,很从容的让她坐在他对面。
师傅正在专心致志的沏茶,若水只是安静的端坐着,不敢出声打扰。
师傅对眼下的茶具抱着非常恭敬的态度,即使只是烫壶和温杯,他的动作都显得格外轻盈。
他曾告诉若水:一个人,不是在礼佛时才要表现出恭敬心,这种恭敬心应该落实在平常,不仅仅对有情众生,也要对无情众生。”
若水当然有牢牢记住师傅的这一番话。她学茶道的时候,有一次用力过猛地把茶壶放到托盘里,师傅就这么启发过她了。
小孟师傅是那种平常端起一个杯子喝水也表现得非常敬重的人。
若水由衷的钦佩他,敬仰他。
他们品茶的时候,若水跟师傅说明了来意。
“师傅,我又有烦恼了……”她说。
师傅未语先笑。然后他说:“看你刚才在门外犹豫了那么久不进来,就知道你有烦恼了。”
若水知道一切逃不过师傅的眼睛,她也就直话直说了:“师傅,我在等一个人的消息,我一直以为她会来,可是她终究没来,所以我现在很烦恼……”
师傅脸带笑意的问:“那,他有说过他要来吗?”
若水摇头:“她没有说过,只是我以为她会来。”
师傅说:“为什么你会这么以为呢?”
若水说:“是我愿意这么相信她的,师傅。”
师傅宽容的笑了,说:“相信而不生疑在一些情况下是没有错的。”
若水凝神望着师傅,似懂非懂。
师傅没有停止自己手里的动作,若水看见壶里的茶叶在师傅提高水壶高冲时欢乐的散了开去,空气透出了一股清香气。
然后,师傅把茶倒进两个杯子,把其中一杯递到若水面前。
若水全程看呆了,她下意识联想起那晚在周临珊的公寓,她也这么给乔楚沏过茶。
原来,曾经那么不经意做的事,现在回忆起来会变得如此深刻。其实,那也是她学茶道后第一次给人沏茶。
若水小心翼翼的端起茶杯,脸上有些迷茫。
小孟师傅却站了起来,从容不迫的说:“若水,你跟我来。”
若水放下茶杯,随着师傅走到茶铺的后方。那里种了两棵杨桃树,师傅指着那些用报纸裹住的累累果实,说:“杨桃树结果了,你都看到了吗?”
若水恭敬的说:“我看到的,师傅。”
“你经常把缘字挂在口边,可是,你曾想过这些果实的因缘是什么吗?”
若水一下被她师傅问倒了。她从来不知道一棵杨桃树也会和「缘」扯上关系。
凡夫俗子如她总以为,缘只限于人与人之间,乃至人与小动物之间。她老实的摇头,说自己不知道。
“它的因是桃核,如果没有桃核,它就无法长出幼苗,然后再长成树,而它的缘,是土壤、阳光和水分。
是这些因缘促使了杨桃树能结出果实来。如果缘中缺一,杨桃或许同样会成长,可是它的果实不美,如果因缘都具足了,果实就美好。”
若水好像有些开窍了。
接着,师傅又指着若水脚边才刚刚冒出嫩芽的一株幼苗,说:“当种子在地上未发芽的时候,如果你不给它浇水,不施肥,又不让它接触阳光,就是切断了它的缘,这样种子是不可能发芽的。”
切断了缘?若水好像悟到了一些什么,但又还不够透彻。
小孟师傅是想告诉她:她等不到乔楚的到来,她们见不到面,是因缘还不具足?还是她们之间的缘被切断了呢?
若水有点开悟的问:“师傅,那我能不能去找她?”
小孟师傅说:“你当然能去找她,但你要知道,有情众生不同于植物。植物只需要因跟缘就能发芽生长,有情众生却有四缘生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