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小公主已经四岁出头,刚满了十一岁生日的小皇帝赵括,也已然身高窜起,很有了几分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模样。
太后...临窗而坐,皱着眉头翻看奏折的女人,虽是已经三十有三的年纪,可肤色依旧细白如瓷,眉目如画,只是如今皱着眉头,倒是显而易见的愁绪难解。
阿柔啊...宋昭阳接过许柔手中的茶盏,抿了一口便放在手边,泡什么参茶,倒显得我,七老八十似的。
太后也该歇歇了,辅政王已经离京去了河南,有殿下在,您且放心...
千里水患,几十年未有。河南那地界,大大小小的门阀不知多少,我是担心赵恪双拳难敌四腿...你也知道,这几年陛下大了,世家借着要陛下亲政的由头,屡屡攻击于他...如何是好?
辅政王旁的都好,只是朝政上说一不二,对世家老臣多次清洗...他们自然容不下他。许柔她身边多年,自小公主出生后,也亲眼瞧着赵恪与宋昭阳感情日渐亲密,如今却是比少年情窦初开那会,还要更恩爱几分。
你去瞧瞧陛下,若是他下了课,就叫太傅过来见我。如今的太傅,正是她的亲兄长,明臻。
许柔依言走了,宋昭阳看着眼前的折子,默默出神。
四年前,她逃过生产的生死大关之后,又与赵恪情意相通,将这些年来的心结一一解开,那时她便以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。可是,系统却不许她脱离这个世界,只说还有一个终极任务,需要她完成。
这四年来,赵恪对她们母子三人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,对小皇帝赵恪更是倾尽心力的教导,更是公开承诺,待皇帝年满十五岁之后,便会归政于他。
投桃报李,明瑶身后以明家为首的几大世家,也都纷纷放低姿态,叫赵恪集权在手。如此,赵恪心中夙愿的新政改革,也终于是露出了几分眉目。
只是,今年端午之后,黄河水患泛滥,饶是沿岸的山西、河南几省做了防备,仍是殃及十数万百姓。如此,赵恪的新政便也只能搁置,亲自离京,前往河南督导赈济。
娘娘...明大人到了。
坐吧哥哥。免了明臻的行礼,苏鸾将手中一本蜡封在木盒中的密折给了他,辅政王上的折子,哥哥看看。
明臻见这密折,便知道事态并不简单,一目十行,看完了折子,饶是他,也皱紧了眉头。
若殿下折中所说属实,那工部和整个黄河漕运衙门,可是都烂透了...明臻说着,便握紧了拳头,显然也是气愤,那这次水患,只怕,便是人祸!
最坏的...便是这是为了阻挠新政,而特意以上万条百姓的命,做出来的人祸啊。明瑶比明臻想的更深远,说完亦是忍不住叹息出声。
若是这样...那殿下...?
我和赵恪的关系,在上层或许不是秘密了吧。宋昭阳苦笑着叹了口气,叫哥哥来,是要你和父亲做好准备,多坏的准备都要做。若是有人想借此,把我和赵恪一起拉下来...那陛下,就要靠你和父亲守着了!
娘娘...明臻这会,也想到了种种可能,听了宋昭阳的话,竟是什么也说不出,只能站起身来,对着她一拜,臣不会叫这种事发生的...您和陛下,有咱们家护着。
情势果然如赵恪所料,他到河南一个月后,水患便已止住,沿岸的百姓也已回到家园,开始了新的重建,因他带着朝廷的一众官员亲自坐镇,这后续的赈济,倒是并无贪腐出现。
可局势之于他却是一路恶化。
自上了密折之后,宋昭阳便按照赵恪的请求,派遣出大理寺的几位官员,由户部郎中带着,暗中出京,到河南勘查水患前,州府衙门和漕运衙门的用银情况。
可此事还未见眉目,朝廷上便开始有了抨击新政的声音。
原因无他,朝廷新政中,关于农业的改革是重中之重,为了推行改革,赵恪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括隐。所谓括隐,就是将世家的屯田收归朝廷,再以朝廷的形式,再出租给百姓,每年百姓只需按照土地的面积,缴纳赋税给朝廷,便可种植田地。
这本是好的,像是河南、山西这等地区,世家林立,括隐才将将完成不足一年,如今百姓第一年莫说赋税,因为水患,连口粮都未必攒的出来。因此,即使朝廷第一时间下诏免除这两省受灾百姓的赋税、发放赈济银两,也还是有许多百姓,私下里拿土地做了交易。
宋昭阳也收到了当地的一些州官的奏折,只说当地有许多百姓,按照一定的租金将土地转租给了世家换取这一年的粮食,世家再反过来雇佣他们种植土地,自己收取土地的产出。
如此,括隐的成果几乎荡然无存,这样的局面,不过是世家换了另一种形式的屯田罢了。
于是,关于这些百姓是否要重罚,便在朝廷引起了争议。最先开始括隐的是浙江,其实在浙江初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,当时赵恪不管朝廷内部的其他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