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年月,已经算是极佳的美味了。
起码,比野菜好太多。
果子不多,却也不算极少,就五个。
没办法,现在大家都没米下锅,一个个在生计面前也管不了太多,都冒险去深山寻吃的。这样一来,山里的食物是越来越少了。
就这几个果子,还是因为生长极为迟缓,才躲过了众人的眼睛,残存到现在的。
家里发饭的是赵玉喜。
也就是说,每个人的饭都是她发的。
在任何人家,管家都是大权。
大户人家管的是府中上下的日常开支,小户人家管的是一家人的吃喝用度,而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家,有一样有小日子要管理,这种则一般体现在谁发饭发物上。
毕竟,对他们这种吃不饱、穿不暖的人家来说,吃饭穿衣就是天大的事!
而尤其是这灾荒年月,发饭,则是最大的家庭权柄。
原本,这事应该是大娘秦月蓉做的。但是赵云喜非要掌勺,说自己以前都是自己管家,有管理经验。
秦月蓉也就没争了。
毕竟,以前在闻府,自从赵云喜成了妾室且生了孩子后,就开始渐渐得闻老爷欢心,掌管府中内务了。
没办法,谁让人家能生呢。
就算生的是女儿,起码还是能生。而秦月蓉却是实实在在生不了的。
既然如此,将来秦月蓉是肯地没孩子的,而赵云喜一直生下去,总能生到儿子的。所以,将来闻家的一切都会是赵云喜的儿子的。
母凭子贵。将来这家是赵云喜儿子的,也就是赵云喜的。虽然宠妾灭妻在古代是大忌,但闻家不是官府之家,纯粹是经商人家,对妻妾之间的鸿沟,化的也没那么深。
毕竟一个人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分不开,而父母的见识和能力,则会深深篆刻在孩子的血ye里。所以,作为闻家将来掌舵人的母亲,赵云喜的见识和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。
什么是见识?
什么是能力?
这些都需要钱打底的。
有钱有权,见过的东西多,自然有见识;而早早开始管家,长期锻炼下来,能力也就上来了。
所以,想要将来的儿子更优秀,早早提升其母亲的地位是重要的。
就这样,在赵云喜三番四次的谄媚要求下,闻老爷也就半推半就将家中内务交给了赵云喜打理。
当然,在名分上还是没有委屈秦月蓉,每次出门会客带的都是正妻,而且明确指示每月给秦月蓉的月钱是最多的,足足是赵云喜的两倍。
但即便如此,府中的内宅管理却全权交给赵云喜了。
这里面水分就多了。
谁都知道,管家这事油水太大了。只要赵云喜想,整个家都能给搬空大半。
赵云喜嘛,也确实想。
而闻家,也确实是被她搬空了大半。
也正因为如此,闻家才倒得那么快。
其实,如果只是闻老爷的病,钱还花不了那么快。但是,许多钱都被赵云喜浪费掉了。
一方面是她自己各种虚荣各种花,另一方面,还搬了许多去娘家。
她本就是被卖到秦家的丫鬟,签的是死约,也就是一辈子不能赎身的那种。
也正因如此,秦月蓉才会带她一起嫁到闻家来。
但是,赵云喜管了闻家的家后,就开始四处嘚瑟,渐渐也就传到了娘家耳里。
她娘家也是穷到了根子里的,一辈子渴望钱,对钱比对一切都亲。正因为如此,才会把女儿直接给卖了。
其实,古代卖女儿做丫鬟的很多,毕竟每家都有自己的难处,有的是当时日子难过缺钱,有的甚至是根本养不起女儿,所以把女儿卖了。但,大部分卖的都是生约,有一定年限的。
这样,将来女儿还是可以出府回家嫁人,不耽误过正常日子。
极少数才会签死约,这种人家都是家里实在没办法,当时有急事需要筹钱的。毕竟死约比生约价格高得多。
可赵云喜家却不一样,他们就是纯粹想要更多钱,所以在她嫂子做主下,就直接把赵云喜给整个卖了。
听说赵云喜管理了闻家后,他们知道好日子来了,便毫无心理压力地来打秋风。
先是父母齐上阵,拉着赵云喜一顿抹眼泪说想念;待把赵云喜的亲情和眼泪也勾出来后,便开始哭诉家里日子难过……最后,大包小包得偿所愿,便卯着劲夸赞赵云喜有出息,自己这辈子最对的事便是生了这个女儿。
偏偏赵云喜很吃这一套。长期下来,闻家也就空了。
及至后来,闻家败落了,赵云喜娘家反而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,光每日倒掉的吃不完的rou就有好几桶。
当然,那时候闻家已经开始吃不起rou了。
可,即便是在闻家连顿饱饭都吃不起的时候,赵云喜奉闻老爷之命上门借钱,也是借不来半个子儿的。
就因为这个,闻老